皂角樹相冊
皂莢(學名:Gleditsia sinensis Lam.),又名皂莢樹、皂角等,屬薔薇目,豆科落葉喬木或小喬木,葉為一回羽狀復葉,長10~18(26)cm;小葉柄長1~2(5)mm,被短柔毛?;s性,黃白色,種子多顆,長圓形或橢圓形,長11~13mm,寬8~9mm,花期3~5月;果期5~12月。
皂莢果是醫(yī)藥食品、保健品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。此外,皂莢種子可消積化食開胃,并含有瓜爾豆膠;皂莢刺(皂針)內含黃酮甙、酚類,氨基酸,有很高的經濟價值。
落葉喬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30米;枝灰色至深褐色;刺粗壯,圓柱形,常分枝,多呈圓錐狀,長達16厘米,葉為一回羽狀復葉,長10-18(26)厘米;小葉(2)3-9對,紙質,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,長2-8.5 (12.5)厘米,寬1-4(6)厘米,先端急尖或漸尖,頂端圓鈍,具小尖頭,基部圓形或楔形,有時稍歪斜,邊緣具細鋸齒,上面被短柔毛,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;網脈明顯,在兩面凸起;小葉柄長1-2(5)毫米,被短柔毛。
花雜性,黃白色,組成總狀花序;花序腋生或頂生,長5-14厘米,被短柔毛;雄花:直徑9-10毫米;花梗長2-8(10)毫米;花托長2.5-3毫米,深棕色,外面被柔毛;萼片4,三角狀披針形,長3毫米,兩面被柔毛;花瓣4,長圓形,長4-5毫米,被微柔毛;雄蕊8(6);退化雌蕊長2.5毫米;皂莢兩性花:直徑10-12毫米;花梗長2-5毫米;萼、花瓣與雄花的相似,惟萼片長4-5毫米,花瓣長5-6毫米;雄蕊8;子房縫線上及基部被毛(偶有少數湖北標本子房全體被毛),柱頭淺2裂;胚珠多數。
莢果帶狀,長12-37厘米,寬2-4厘米,勁直或扭曲,果肉稍厚,兩面臌起,或有的莢果短小,多少呈柱形,長5-13厘米,寬1-1.5厘米,彎曲作新月形,通常稱豬牙皂,內無種子;果頸長1-3.5厘米;果瓣革質,褐棕色或紅褐色,常被白色粉霜;種子多顆,長圓形或橢圓形,長11-13毫米,寬8-9毫米,棕色,光亮?;ㄆ?-5月;果期5-12月。
皂角樹的藥用價值:
1、皂角果:主要成份有三萜皂甙、鞣質、蠟醇、廿九烷、豆甾醇、谷甾醇等主治:祛風痰,除濕毒、殺蟲、治中風、口眼歪斜、頭風頭痛、咳嗽痰喘、腸風便血、下痢噤口、痛腫便毒、瘡癬疥癩。2、皂角刺:主要成份含黃酮甙、酚類、氨基酸主治:拔毒、消腫、排膿、治痛腫、瘡毒、癘風、癬瘡、胎衣不下。3、皂角葉、根、皮:含少量生物堿三刺皂角堿主治:高血壓病、支氣管哮喘、消化性潰瘍及慢性膽囊炎等。4、皂角籽:味辛甘、氣溫、有小毒、潤燥、通便、祛風消腫的藥用功能。 皂角樹的經濟價值:1、可提取多種化工原料,用于洗滌染化用品等。2、皂角樹的材質堅硬,肉質細膩,是制作家具的上等之樹。3、皂角樹葉密、花型好看,樹型好,極少有病蟲害,是城市綠化和做行道樹的又一優(yōu)良品種
皂角很難產能過剩,原因主要如下: 一是皂角以濃厚茂密的枝葉和高大挺拔優(yōu)美的身姿成為城市綠化的新寵,一株胸徑50㎝的皂角大樹在鄉(xiāng)下售價已超萬元,巨額的利益誘惑已經農村原生的皂角樹資源遭受了巨大破壞,已處于瀕臨滅絕狀態(tài),無法提高大量皂刺以供藥用。 二是皂角歷史上一直處于自生自滅狀態(tài),國內皂角人工栽培是近十年的事情,相比于蘋果等栽培歷史悠久的經濟林品種,皂角從品種選育、采種、育苗、造林、整形修剪、病蟲防治等方面均處于起步階段,栽培總量非常少。 三是國內皂角栽培基本處于群眾自發(fā)自愿狀態(tài),不像蘋果、板栗、銀杏、柑橘等經濟林往往有地方政府的指令性發(fā)展任務與強力經濟扶持政策,發(fā)展速度較慢,發(fā)展也比較理性。再加上農村承包戶的地塊過于零星,不利于栽植多年生的皂角樹。 四是科技進步造成皂角產品用途及需求市場的進一步擴大。如皂角刺的抗癌、抑癌作用,就是現代科研成果。皂角還是一個多功能生態(tài)經濟型鄉(xiāng)土樹種,可廣泛用于營造防風固沙林、水土保持林、城鄉(xiāng)景觀林、工業(yè)原料林、木本藥材林等,所以抗風險能力超強。
種植:用種子繁殖。育苗時開1.3米寬的高畦,撒施一層腐熟堆肥作為基肥,按行距33厘米開深約6厘米-10厘米的橫溝,把種子每隔4厘米-6厘米播1粒,播后施人畜糞水,并蓋草木灰,最后蓋土與畦面齊平。要經常澆水保持濕度,苗出齊后,要淺薅,并施人畜糞水,以后再中除,追肥2次-3次。第二年再行1次-2次中除追肥管理,到秋后即可移栽,移栽大田可按7米開穴,栽前把幼苗挖起,稍加修剪,每穴栽苗1株,蓋土壓實,最后再覆松土,使稍高于地面,澆水定根。田間管理:栽后3-4年,每年要在穴邊松土除草,并施草木灰或渣滓肥,促使迅速生長。氣候環(huán)境:喜溫暖向陽地區(qū),對土壤要求不嚴,只要排水良好即可,山區(qū)、平壩、邊角隙地均可栽植。
皂莢豆象
成蟲體長5.5~7.5mm,寬1.5~3.5mm,赤褐色,每年發(fā)生1代,以幼蟲在種子內越冬,翌年4月中旬咬破種子鉆出,等皂結莢后,產卵于莢果上,幼蟲孵化后,鉆入種子內危害。
防治方法:可用90℃熱水浸泡20~30s,或用藥劑熏蒸,消滅種子內的幼蟲。[8]
皂莢食心蟲
幼蟲在果莢內或在枝干皮縫內結繭越冬,每年發(fā)生3代,第1代4月上旬化蛹,5月初成蟲開始羽化。第2代成蟲發(fā)生在6月中下旬,第3代在7月中下旬。
防治方法:秋后至翌春3月前,處理莢果,防止越冬幼蟲化蛹成蛾,及時處理被害莢果,消滅幼蟲。